自從一年多前去了南田,就喊了好久想要去走阿朗壹古道。

阿朗壹古道是在大約1850年左右或之前就有通行的記錄了,

引述墾管處( http://www.ktnp.gov.tw/cht/news01.aspx?newsID=795 )的敘述:

台26環島公路唯一缺口--佳樂水至南田段,從前屬於恆春琅嶠卑南古道,
是清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1874-1895)先後開闢了八條東西越嶺道路之一,
亦稱阿朗壹古道,為昔日原住民打獵遷移、西方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
更是先民拓荒、清兵行軍的舊道。只是當年行走在海岸線上的先民們,
可能想都沒想過,到了後代,有一天這條古道竟會被公路給取代。
而留下的,卻只剩一條終於串聯台灣環島公路的政績,
一粒粒阻擋人們與海洋親近的肉粽角,和一條哭泣的海岸線。

以往要從屏東旭海走到台東南田,許多漢人或是原住民都是走阿朗壹古道,

但舊路線的古道在觀音鼻的部分是走海灘的,近幾年因為漁港與自然環境的變遷(人為破壞),

讓現在的海岸退縮了不少,因此觀音鼻變成了向海面突出的小山丘,

現在要造訪阿朗壹古道的話,在觀音鼻的部分必須拉繩高繞過去。

GOOGLE MAP表示觀音鼻的高度有海拔200公尺,而高繞的路線高點大概在海拔100公尺的地方。

 

本來是想要報名墾管處的團,但是人數眾多、報名費不低,

後來PTT台東板有鄉民開了團,正好就讓我遇上了,方向是南下 (南田->旭海)。

後來有三位鄉民,一位鄉民司機,到了南田之後,司機會開車經由199-199甲到旭海接我們。

 

--

12/11行程:

花蓮搭火車 - 到達台東站 - 鄉民團開車接送團員 - 約1小時半路程到下南田 - 阿朗壹古道 - 旭海司機接送

經199/甲、台9約兩小時半路程回台東站 - 搭火車回花蓮

 

AM 6:43 自強號,這應該是光復附近

DSCN5192.JPG

DSCN5199.JPG

 

AM 8:37 到達台東火車站,好久沒來了阿=w=

在火車站等了一會,鄉民開車來接送了,等等還要去台東大學接另外一位鄉民。

DSCN5207.JPG

 

大約9點10分從台東市出發,10點38分來到了達仁鄉 (近台26入口)

這間新開的全家生意真的非常好,一車一車的大陸遊客,旁邊也有一攤賣水果的小販忙的不可開交,

老闆的眼光實在十分好,但是不知道工讀生的薪資如何。

台東"達人"店

DSCN5209.JPG

 

現在台26跟台9線的交接處已經變了,以往是在一個賣南田石的小店旁邊,

路也就一台汽車的寬度,現在則是把線拉出來,做了陸橋直接橫越接到台9線。

 

DSCN5210.JPG

 

原本村落的房子消失了一大半,變成了大條路。

DSCN5211.JPG

 

接著來到柏油路的末端,其實是可以繼續向前開車到塔瓦溪河床

既然是要走古道,這點路就不用省了吧。

DSCN5213.JPG

 

AM 10:54  整理好背包,出發吧

DSCN5214.JPG

 

踢著踢著,來到了中心牧場附近,這邊有很明顯的路牌,直走又有惡犬

值得一提的是,同團的一位鄉民是南島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是第6次來阿朗壹了,路上聽了不少新知。

 

中心牧場在20年前就蓋好了(當時地圖上就有標示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台26的開發案才建的,

不過原本公路局規劃的路線是會通過中心牧場的,而這條路線居然是蓋在海邊,想當然爾環評是過不了的,

因此最後通過的版本是會興建兩條隧道避開較敏感的區域。

最後,台26不會劃過中心牧場了。

DSCN5217.JPG

DSCN5219.JPG

 

接著走出來海灘後,就是走在曼陀珠上面了,遠端的小山就是觀音鼻

 

DSCN5221.JPG

 

回望來時路

DSCN5223.JPG

DSCN5225.JPG

 

接著終於到了觀音鼻,從遠遠看以為沒有很高、路也沒有很長,但其實頗高又頗長,

照片裡面的路線還會往右上爬一段,坡度幾乎都是45度以上,

也可以看到觀音鼻的海岸已經退縮到無法用行走的方式從下方繞過了。

DSCN5232.JPG

 

在下面戴好麻布手套、繫好鞋帶就可以準備向上爬了,

最近很多消息一直在報導著最後的原始海岸即將消失之類的,

所以這幾天來走古道的人變多了不少,另外在攀上觀音鼻的路線上是單行道,

聽聞團員說,他帶過一團70人的團體,走完全程花了7個小時,因為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觀音鼻上面。

 

AM:11:21  開始攀爬觀音鼻

DSCN5236.JPG

 

照片上可以看到的這一段還算好走,後面的路比較彎一點

觀音鼻北面比較陡,南面則算較平緩,因為路線是沿著山壁慢慢向上,陡坡較少,北面則是直接攻上山壁。

PS.所以下坡難度自然是從南面出發比較難了

DSCN5237.JPG

 

 

 

到了這裡之後,再走一小段就可以開始下坡了。

DSCN5240.JPG

這幾年比較少在運動,沒有用比較慢的速度,而是直接爬上觀音鼻幾乎用光了體力,

後來休息了15分鐘才能繼續走上坡。

 

團員說,他帶過一些部落的小朋友來走過古道,

這些部落小朋友不靠繩子,而是走更裡面的用手抓住草往上爬,

一溜煙的就消失在樹叢裡,然後再從對面的出來,實在令人佩服。

 

通過高點之後,樹叢中有一個人鑽出來的洞,低著頭走進去吧!

出來後景色十分棒,不過有些路段是比較危險的,

路面的寬度比下面這張照片還窄,邊坡更陡,路面是一堆碎掉的頁岩,在行走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腳步。

DSCN5243.JPG

 

在樹叢裡不斷的下坡,

路,真的是人走出來的。

DSCN5244.JPG

 

最後的北面下坡也是蠻陡的,

較困難的地方是通道上都是黃土、碎頁岩、突出的石塊,因此都是拉著繩子邊走邊滑,

但這邊不小心大滑了一下,膝蓋和手指多了幾處小傷口。

DSCN5245.JPG

 

PM:12:22  用了約一小時通過觀音鼻,

因為在觀音鼻上休息了較久,不然我想其他兩位團員應該是45分鐘左右就可以通過整個觀音鼻。

接著繼續沿著海岸走向旭海

 

 DSCN5247.JPG

這裡有兩處岬口漲潮的時候無法直接走過去,

必須用跳浪的方式,在兩個海浪之間的空隙快速跑跳到下個點位這樣通過,

今天的乾潮時間是3點,前後幾個小時是可以通過的。

 DSCN5251.JPG

DSCN5253.JPG

 

DSCN5255.JPG

 

 

這裡的海岸似乎就跟南田差別不少了,短短的幾公里景色卻如此不同,

實在讓人很想去找找資料,翻翻這邊海岸地質的歷史。

DSCN5261.JPG

DSCN5264.JPG

 

接下來的海岸就是都由礫石和沙灘了,南田石的領域也告一段落,

PM1:00 這時再往內陸切進

 

 

今天的台東很溫暖,天氣非常好,走進樹叢內剛好可以躲躲陽光,

這邊走起來很像走在農家的果園裡。

DSCN5275.JPG

從這邊走出來到一條乾河床,

團員說,如果是要從旭海往南田方向走古道的人,走到這裡的時候可以從這邊走內陸

DSCN5281.JPG

如果繼續往前的話就會沿著海岸走,當然海岸是比較難走的,

但下雨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樹叢那條路的路面會變成爛泥巴,所以就看天氣自己選擇囉。

DSCN5276.JPG

DSCN5279.JPG

 

走一小段乾河床後,左邊會有很明顯的路,繼續往旭海前進

DSCN5283.JPG

 

這邊放張籐椅似乎不錯,好棒的地方阿。

DSCN5285.JPG

 

又回到了海岸,繼續向前踢

這裡出現了電線桿,也告知了文明世界的界線。

DSCN5291.JPG

DSCN5297.JPG

DSCN5300.JPG

 

DSCN5304.JPG

DSCN5305.JPG

之前成功大學發射火箭的位置不知道在哪邊?

DSCN5307.JPG

PM 1:42

旭海阿朗壹古道入口,也是我們這次的終點。

那個海巡大哥,我知道你們很帥氣,不過把照片貼在路標上實在太鮮啦XD

DSCN5309.JPG

 

後來在附近一家很可愛的小店用餐:潘朵拉

DSCN5311.JPG

DSCN5314.JPG

餐點不貴,起司豬排飯120元,又點了一份薯條,

送上來的時候分量非常多,吃不完Orz

DSCN5315.JPG

用餐的時候跟同行的團員還有一些當地的朋友聊天,

關於台26,南田村和台東部分人士極力贊成台26線開發案,屏東縣則是普遍持反對立場,

當地的朋友也是不太認同開了台26會有多好。

另外據我所知,公路局也非常想要開通台26,這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了。

 

而南田村幾年前也突然遷入了非常多的戶口,

這些戶口是不是真的有人住就不得而知了。

 

台26是否真的必要?  走的人會有多少呢?

若是為了觀光,199和南迴真的不夠嗎? 

為了省個1小時,就炸山砍樹開路真的值得嗎,到底是要來觀光還是通勤的呢。

環島的人你是為了省時間才環島,還是為了多了解台灣才環島的呢?

大哉問呀。

 

我認為開路之前要先培養欣賞事物的能力,

永遠將自己的方便放在眼前再來走馬看花,似乎是多數人的心態。

 

引述一段話:

使休閒過程的素質有淪喪之虞的就是:運輸系統擴張了,而感知能力卻沒有
相對地成長。休閒娛樂的發展不是要建造通往美麗鄉野的道路,而是要為依
然可厭的人類心智培養感受力。

- Aldo Leopold〈A Sand County Almanac〉

 

DSCN5316.JPG

 

聊天的時候講到關於核廢料的問題,當然有部分的居民因為回饋金持贊成,

不過無論是漢人或是原住民的當地居民也有人認為:

「這些錢花完了,我們的小朋友以後都會住在會生病的地方,然後又要去抗議,我們不要這樣!」

有些人的世界就只有選票有效的4年內不是?

 

DSCN5317.JPG

 

現在的經濟發展就是不斷的拿,有了更多還要更多,

已經足夠生活還不夠,我還要更多。

如果只有我滿足,我就會被其他想要更多的人剝奪,

所以我不能滿足,我還要更多。

 

永續和長遠思考的落實依然失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o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